發布時間:2025年09月20日 17:11
德國轉會市場網站前日公布了亞洲各聯賽球員身價總排名。中超聯賽原先亞洲居首,但近期被沙特超級聯賽和日本J聯賽先后超越,目前位列亞洲第三。隨著高價引援潮退,中超聯賽逐漸顯露其原有狀態。
2020年7月25日,去年中超聯賽啟動之際,胡爾克、特謝拉、米蘭達、佩萊等知名外援仍在中超效力,當時中超球員總價值高達3.6878億歐元,位居亞洲各項賽事之首。但如今,這些大牌外援相繼離隊,中超球員整體價值急劇下滑,僅為2.8715億歐元。短短半年內,球員總價值驟降8163萬歐元,降幅超過22%。
中國足協自2019賽季起,就公開承諾逐步壓縮俱樂部薪資總額,執行薪酬控制措施。中超聯賽的薪酬上限規劃為,2019年設定為12億元,2020年調整為11億元,2021年進一步降至9億元。2020年整個賽季里,年初時拉維奇選擇了掛靴,隨后卡拉斯科、伊哈洛和索薩被外借他隊;到了夏天,沙拉維和扎哈維也離開了球隊;臨近年底,胡爾克、特謝拉、佩萊的合同都走到了頭,他們紛紛轉會離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胡爾克,他當年轉會的花費超過了五千萬元歐元,在離開上港俱樂部之后,很多人認為這標志著“金元中超”時代的終結。
這名關鍵外援的離去,勢必導致中超的聲望受到影響,不過就中國足球而言,這屬于難以避免的考驗。在2019到2021年間,全國四個層級的足球聯賽中,共有28家俱樂部在短期內相繼宣告停止運營,其中涉及2家頂級聯賽隊伍、7家中等級聯賽成員、11家中乙隊伍,以及8家中丙參賽隊。除了少數財力雄厚的頂級俱樂部,其余大部分隊伍都陷入資金短缺的困境。怎樣降低投資方與機構的管理壓力,使專業球隊得以持續發展,十分緊迫。
中國足球現在存在一個問題,很多俱樂部一旦缺少外籍球員,球隊的整體比賽能力就與從前大不相同,這對中國足球的進步并非有利。更理想的狀態是,既有國內也有國外球員,這樣能更好地幫助本土球員進步。足協主席陳戌源表示,他認為這次的薪酬限制對國內球員的成長有好處,同時也有助于俱樂部青訓工作的開展,幾年之后,這項薪酬規定會在職業球隊中體現出它的好處。實際上,國內足球隊員多數選擇到海外尋求機會,核心在于能否在那里獲得比賽出場機會。接下來,我們將著力推動具備發展潛力的適齡選手前往國外進行實戰訓練。(北京日報記者 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