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年10月13日 14:48
24直播網8月16日發布消息 2025-26賽季亞冠的抽簽儀式已經順利完成,澎湃新聞隨后刊出了一篇相關的評論性文章。
文章指出,對于成都、上海港、上海申花和北京國安而言,怎樣處理好亞冠聯賽與中超聯賽的關系,很可能會影響到這個賽季冠軍的最終歸屬情況。
該文指出,亞足聯積分排名中,中超已被泰國反超,從2026-27賽季起,中超隊伍參加亞冠精英聯賽的資格將從兩項參賽席位減為單項參賽席位,這是中國足球自1994年創辦職業聯賽之后,首次在聯賽積分上落后于泰國。
資深媒體人馬德興向來是全力支持亞冠賽事的,他透露:“最近半年的中國足球,在國際賽場上的成績可以說是全部落空,原本期待經過徹底整頓能夠迅速好轉,但中國足球并沒有立刻展現出進步,因此球迷們的失望情緒也變得空前強烈。”
當前形勢如此,中國足球若想再次贏得觀眾支持,只有通過參加洲際比賽來重新振作。
中國足球界除了存在“代表國家在亞冠賽事中表現”的說法外,還廣泛傳播著“亞冠賽事如同無用的雞肋”的觀點,這種看法至少已經存在五個年頭了。
金元時代已經落幕,中超隊伍引進的普通外援,即便在東亞地區也顯得黯淡無光,何況與沙特、卡塔爾聯賽中的明星外援相比,中超球隊在這方面明顯處于下風,因此他們很難在亞冠聯賽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現在亞冠賽事對外籍球員的規制已經放寬,因此中國超聯賽的隊伍整體水平有所下降,像柔佛新山這種隊伍的外籍選手人數穩定在十五名左右,中超聯賽即便和東南亞的隊伍較量也難分高下,傾盡全力參加亞冠比賽,必定會得不償失。
有看法指出,所謂的在亞冠賽事中代表國家榮譽的說法并不成立,畢竟這僅是亞洲俱樂部間的商業性比賽24直播網,由于中國國家隊在過去十多年表現持續不佳,中國球迷只能將亞冠賽場的成功硬是視作中國足球整體實力進步的象征。
廣州恒大兩度贏得亞冠榮譽,與此同時,國足表現持續走低,這種鮮明對比,其實讓人很清楚,亞冠的勝負得失,與中國足球整體發展毫無關聯,最多表明中超聯賽發展不錯,僅此而已。
在上海、成都、北京這三大球迷圈子里,人們熱切盼望自己支持的球隊在本賽季這場持續十多年的中超冠軍爭奪戰中脫穎而出,成為最后的勝利者。這種期盼是否過于理想化,也許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會成為大家不得不面對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