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年10月13日 14:38
那么就可以考慮一些追溯機制。
首輪中超聯賽,申花球員蔣圣龍與長春亞泰門將發生身體接觸,疑似在對方球門線上做出違規動作,裁判在查看視頻VAR回放后,僅對蔣圣龍出示了一張黃牌。目前,中國足協已確認這是錯誤的判罰結果,和過去多次的情況一樣,長春亞泰只能無奈地接受這個結果。
中國足協針對裁判爭議判罰展開討論,長春亞泰作為相關方,利用官方微博平臺表達立場。
那些諸如照舊之類的話語,反映出一種無力感,因為公正的裁決雖然彰顯了求真務實的原則,但長春亞泰所遭受的損失終究無法彌補。
首先,對于這個“失誤”,大家基本沒有異議,足協不偏袒自家隊伍的立場,在球迷看來是合情合理的回應;其次,執裁人員或許會遭到組織內部的相應處理,比如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減少其臨場判罰的次數。然而,裁判的差錯本來就是足球競技中的一個環節,雖然對裁判個人的懲處措施很必要,但似乎并未對受損的球隊提供相應的補償。
在長春亞泰提出上訴后,中國足協就裁判爭議判罰進行評議。
VAR系統的應用,反映出世界足壇的普遍態度,那就是不再接受所謂的“裁判失誤”被美化為“可愛的偏差”。重視競技的公正性,能夠真正維護所有參與者的權益,同時也有助于提升足球比賽的整體形象。
不說世界杯曾經有過的著名爭議判罰,只看目前中超聯賽的保級隊伍,即便每年只花費一個億,分攤到每個積分(以30分為保級標準)24直播網,每分大約能達到兩三百萬元。
一個失誤,可能直接導致兩三百萬付諸東流,到了賽季末甚至關乎生死的一分——那價值就高達千萬,在現在普遍收緊資金流的情況下,這樣的失誤讓足球投資人是怎么想的?
中超聯賽競爭激烈。
體育競賽非常實際,中超的最終名次完全取決于積分,那些由于“判罰失誤”而未能出現的“假設”并沒有什么價值。足協和中足聯既然已經確認過錯,就應該探討一些補救措施,即便比賽分數無法修改,畢竟這種固守原狀的想法很普遍,但最直接的補償方式還是應該設立,目的是維護長春亞泰等當前和未來可能遭遇不公判罰的球隊,同時也有利于保障足球投資者的權益,并提升聯賽的整體形象。
作者在此提出倡議:把錯誤的判罰,比如紅牌、點球、越位等,當作一個細項納入排名統計。
首先,完全排除任何涉及“錯判”的陰謀說,畢竟裁判也是人,難免會失誤,因此對于紅牌、點球、越位這類重要判罰,出現爭議是不可避免的。
李海新以裁判身份進行宣誓,裁判的誤判也是足球比賽中的常見現象。
第二,出現錯誤判定時必然存在獲利者和損失者,各支隊伍在整個聯賽期間可能會在這兩種身份間不斷變化,管理層需要將此視為關鍵指標,分別記錄獲得利益和遭受損失的具體次數。
第三,要計算隊伍在整個聯賽期間因判罰不當所得到的利益與遭受的損失,使兩者相互平衡,最終得出的平衡值將作為僅次于聯賽積分的另一個排名依據,這個依據的優先級高于相互比賽成績、凈勝球數以及總進球數等指標,在積分相同的情況下,它可以作為決定名次的次要參考標準:比如在聯賽剛開始的第一輪過后,上海申花隊因為判罰不當而獲利,它將排在所有積3分的隊伍中的最后一位,而長春亞泰隊因為判罰不當而失利,它將排在所有積0分的隊伍中的最高一位——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到了賽季的尾聲,隊伍之間積分仍然相同,那么因為判罰不當而獲利的一方將不會贏得冠軍,而因為判罰不當而失利的一方也可能因此剛好排在第14位從而成功保級,這也使得足協在每輪聯賽結束后對有爭議的判罰進行評估和糾正具有了實際的現實意義。
特約作者簡介:
耳東原本是上海地區一位足球記者,長期負責報道上海足球賽事以及中國國家隊的相關情況,并且為《南方體育》和《三聯生活周刊》等知名媒體開設過專欄,分享自己的見解。后來他進入營銷領域,對市場營銷和公關工作有著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夠從營銷的視角來分析和解讀足球產業的發展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