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年10月19日 19:06
國足節節敗退聯賽亂象不止,宋凱已注定是足協的又一任失敗者
文/姜詩華
中國足球的沉疴非一日之寒,任何一任足協主席都像是接手了一個“爛攤子”。然而,評價的標準并非要求其立刻“點石成金”,而是要看其是否帶來了正確的方向、改革的決心和可見的積極變化。從宋凱上任后的國足表現、聯賽亂象以及外部參照系,如蘇超的崛起看,他未能跳出前任的失敗循環,
國家隊層面,宋凱上任之初,國足尚存2026世界杯預選賽的理論出線希望,但過程中展現的戰術混亂、隊員老化、精神面貌萎靡等問題,最終讓希望化為泡影。前任大力推行的歸化球員政策,在宋凱任內基本宣告失敗。高拉特退籍,艾克森、阿蘭等球員年齡增大紛紛淡出國足,而現任足協歸化球員塞爾吉尼奧很快被國足同化,歸化,這一曾被寄予厚望的“捷徑”,最終耗資巨大卻收效甚微,成為了中國足球一次昂貴的試錯。足協未能有效管理和延續這一戰略,使其徹底人亡政息,凸顯了政策缺乏連續性和長遠規劃。
國足選帥鬧劇更是混亂不堪。從揚科維奇到伊萬科維奇,國足主帥的選擇始終伴隨著爭議。教練的戰術理念是否契合球員特點?長期的集訓制度是否科學?這些根本性問題,足協并未給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最近的國足選帥更是系統性難產,宋凱治下的足協專業水平公信力,已經遭到廣泛質疑。
聯賽層面:聯賽是國家隊的根基,一個健康、有活力的聯賽是培養球員的沃土。然而,宋凱治下的中超聯賽,亂象有增無減。管理朝令夕改,公信力喪失:聯賽的公平競賽環境屢遭破壞,球迷和投資者的信心被持續消耗。一個缺乏穩定規則和公信力的管理機構,無法帶領聯賽走向真正的職業化。雖然足協將聯賽的大部分在職能甩鍋給中足聯,但僅就足協未曾放權的裁判管理方面,也是亂象不止,錯判誤判甚至傾向性判罰幾乎每輪都有呈現。隨著負面新聞較多觀賞水平下滑,中超的商業價值 “金元足球”的虛假繁榮,急速跌入“寒冬”,現任足協在中間未能做好“軟著陸”的緩沖和引導。困難重重。
蘇超等人民足球的崛起,像一面照妖鏡,凸顯足協專業能力的不足與公信力的缺失。以江蘇省城市聯賽為主要載體的蘇超,一經問世受到了外界的持續關注和廣泛好評,這說明足球在我國百姓當中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踢老百姓喜聞樂見的足球才是中國足球的發展之道。以宋凱為現任的中國足協,不僅沒有從中虛心學習蘇超崛起的成功經驗,反而曾試圖以行業主管部門加強監管的名義從中獲益,被文旅部門強勢否定,也被外界嘲諷吃相太難看。
雖然宋凱還在任上,但其“失敗”的結局已經不可避免,當然,并非他個人創造了新的問題,而是他和他所領導的足協,未能有效解決任何一個遺留的老問題,并且在面對國足潰敗、聯賽癱瘓等新挑戰時,顯得無力回天。在“蘇超崛起”這面鏡子的映照下,中國足協在青訓、聯賽戰略、國家隊成績、足球商業化開發等多方面的系統性失敗顯得尤為刺眼。宋凱作為足協額負責人,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