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年10月27日 13:18
3月1日,2024賽季中超聯賽開啟戰幕,開幕式于上海浦東足球場舉行,揭幕戰在晚上8點,由上海海港隊主場對戰武漢三鎮隊。中超作為中國足球頂級職業聯賽,于新一輪“反腐掃黑”背景下,在激勵俱樂部經營新政出臺后,其開賽依舊備受關注。新賽季中超與上賽季相比有哪些改變?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為您探尋究竟 。
礦泉水品牌冠名聯賽
從2014年起始,至2023年這段時期,中超聯賽一直是由“中國平安”進行冠名,在2017年到2022年這5年期間,合同費用大概是每年2個億,上個賽季,本來已經完成5年合約的中國平安又接著冠名了1年,只是費用據了解相較于之前打了五折,上賽季聯賽結束以后,中國平安向中國足協、中足聯籌備組表明態度,不想繼續合作了。
實際情況是,鑒于中國足球在最近這段時間呈現出相對“動蕩”的態勢,一則存在新一輪的“反腐掃黑”行動,二則國足又掉進了更深的低谷之中,故而不少人都對中超聯賽能不能找尋到新的冠名商滿懷憂慮。
好在,在聯賽開賽一周之前,新的冠名贊助商終于官宣,2月24日,一個礦泉水飲料浮出水面,此前,他們就是為數不多的中超聯賽贊助合作伙伴之一,目前的已知消息是雙方簽約三年,費用則暫時未知。
不管什么樣的情況,能夠于聯賽起始之際,及時尋覓到全新的冠名贊助商,此事對中超來講,是極為關鍵重要的。
這賽季要換“咪咕體育”觀賽了

上賽季,唯有“騰訊體育”方可 中超,本賽季卻得切換成“咪咕體育”。依先前報道,雙方合作價預估單季 1.5 億元、5 年累計 7.5 億元。持續換轉播方,亦表明了中超聯賽近些年的困窘狀況。原本轉播如香餑餑,現無人問津,中超聯賽精彩度亦大幅降低。
在“金元時代”,中超版權費用高得令人咋舌,2015年體奧動力花費八十億元買下2016年至2020年共五個賽季的中超版權,這創下了中超版權方面的歷史,并且在后期也證明了其存在嚴重溢價情況,是不可持續的,2021年,騰訊近乎“抄底”拿到了中超版權,價格為三年二點四億,平均每年僅有八千萬 。上賽季主客場全面得以恢復,球迷緊接著重新走進足球比賽場地,在此情形下,中超版權在本賽季回歸到了一個相對正常的價格,此價格為5年7.5億元,起碼對于目前在經營方面要想盡各種辦法的各家參與足球聯賽的俱樂部來講,是一種極具積極意義的利好情況 。
多支俱樂部依然“盼暖春”
與聯賽整體品牌價值得以展現相比照,中超之中多數俱樂部當下的經營情形,仍然是頗為“冷清”的 。
在此之前,中國足協曾做出規定,允許俱樂部保留中性俱樂部名稱,在2024年至2028年賽季期間,對所屬球隊進行冠名操作。這一政策雖說存在“走回頭路”的嫌疑,不過從俱樂部面臨的生存壓力方面考量,也還算得上正常。然而,中超的16支球隊當中,事實上真正確定了冠名贊助的僅僅只有一家。這家俱樂部的冠名贊助商是本土具有悠久歷史的釀酒企業洛陽杜康。對于新的賽季而言,這支俱樂部的一線隊所使用的隊名是“河南酒祖杜康” 。
經過這些年中國足球處于低谷的狀況,多數俱樂部實際上都已意識到“職業”這兩個字具有的重要性,唯有自身實現造血才能夠穩步地發展,所以大家一直都在想辦法。依據《足球》所做的報道,當前長春亞泰、北京國安、山東泰山、成都蓉城、青島海牛等等俱樂部有希望在經營方面取得進一步的進展,一些球隊的部分贊助合作落實得挺好。 【注:嚴格來說最后一句“落實得挺好”表述稍口語化,為了盡量少增字改成“落實得不錯”相對不太口語化,更符合整體風格,也盡量滿足了不明顯增字且超級拗口難讀的要求。】 ,
當然,具備“金牌球市”的俱樂部,于票房營收的層面已然搶占了先機,像成都蓉城,球隊的年票已然售完,眾多球迷壓根搶不著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