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年10月03日 23:06
臺島今日新聞網9日刊文稱,中國臺北隊計劃參加U16亞洲青年男籃錦標賽,卻意外發現自己不具備參賽資格,臺島籃協迅速將責任推給東亞籃球協會,指責其單方面更改了比賽規則,并直指東亞籃協主席姚明和秘書長胡淑芬,還聲稱東亞籃協已經承認了他們的失誤。不過該媒體以書信形式采訪胡淑芬,她透露東亞籃協缺乏單方面更改規章的資質,強調“我們僅是遵循沿用已久的決策模式,也是依照合法且官方的體系來做出這個選擇”。臺媒察覺到實際情況,與臺島籃協聲稱的“致歉論”之間,或許存在相當大的差異。
根據臺灣媒體消息,由國際籃聯舉辦的U16亞洲青年男子籃球賽最近公布了參賽隊伍的分組安排,其中并未包含中國臺北的隊伍。臺灣籃球協會秘書長李云翔指出,東亞籃球聯合會單方面規定,只有在該區域內排名靠前的三支隊伍才有資格參加,所以中國臺北的隊伍無法獲得參賽資格。臺島籃協指出,過去中國臺北代表隊總是確保名額,但今年規則突然變動,導致他們措手不及,甚至喪失了申辦資格賽的機會,隨后將責任推給東亞籃球協會和亞洲籃總。
籃協遭遇公開質疑!U16級賽事資格問題與姚明無關,東亞籃協負責人揭示內情,臺島今日新聞網9日以此為標題刊文報道,該媒體記者采訪到胡淑芬,她在接受采訪時嚴肅表態:東亞籃協確實不具備單方面更改規章的權限,秘書長也無此職權,我們只是依照沿用已久的決策流程,同時依據合法且官方的體系來做出這個裁決。
胡淑芬說明,參加東亞區賽事的資格歸屬并非東亞籃協掌握,而是亞洲籃總裁決。提及中國臺北隊缺席2023年U16亞洲青年男籃錦標賽的情況,東亞籃協強調,該區域參賽隊伍的選擇,依照國際籃球總會(FIBA)發布的世界排名結果來決定。
胡淑芬表示,按照東亞籃協過去的做法,采用FIBA正式世界排名來決定參賽資格的做法已經持續了很久,比如2022年FIBA U16亞洲錦標賽(卡塔爾2022年6月)和2022年FIBA U18亞洲錦標賽(伊朗2022年8月),還有更早的賽事,都是遵循這個原則的。
今日新聞媒體報道,本屆東亞區參賽名額確定為3個,具體分配給排名靠前的中國、日本和韓國隊伍,中國臺北隊位列第4,因此無法獲得參賽資格,這讓人感到有些意外,要知道上一屆東亞區的參賽席位是4個,而今年卻減少到了3個。國際籃聯的章程規定,東道國和冠軍隊伍擁有保送資格,另外亞洲的幾個區域分配如下,東亞、波斯灣和西亞各有兩個名額,南亞、中亞和東南亞每個區域僅有一個名額,其余四個名額則依據各區域隊伍在上一屆賽事中的成績來分配。換言之,在往屆的U16亞洲青年男籃錦標賽中,中國臺北隊和我國均選擇退出,因此東亞在本屆賽事中的參賽席位減少是意料之中的事,只是臺島籃協沒有事先進行咨詢和確認,才造成隊伍已經組建并開始訓練,最終卻不能參加比賽的情況。
對于這些情況,部分臺灣網民指出,喧囂聲越是激烈,反擊的聲音就越發強烈,某個缺乏理智的人帶領一群盲目跟從者發起指責,網絡上的攻擊者最終反而傷害到了自己。
對于臺島籃協指責東亞籃球協會擅自改動比賽條例這件事,島內部分網友評論說,民進黨當局存在貪腐問題,認為所有失誤都是他人欺負,并且這些指責都是虛構的謊言。
有什么依據嗎?只要瞥見陰影就開火,要是誤傷了己方戰士怎么辦?姚明這般無趣嗎?故意針對一個十六歲的少年?這種乏味又惡毒的報道。
“那就爭取前幾名呀。”“自己努力點就不怕別人使壞……”有網民嘲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