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年10月16日 10:08
火箭在與馬刺的較量中以83比100負于對手,不過他們全場命中了7記三分球,在本賽季總共投中了1184個三分球,刷新了由自己保持的上賽季單賽季命中1181次三分球的NBA歷史紀錄。
近些年,NBA的三分球呈現迅猛的進步態勢。兩年前,勇士隊曾創下歷史,首次在單賽季實現三分球投中千球。然而,短短兩季之后,勇士隊已不再是聯盟中最擅長三分球的隊伍,而火箭隊則兩次改寫了NBA的紀錄。
依據NBA官方發布的數據,到4月1日為止,即便常規賽還未收官,全聯盟30支球隊總共投中23821記三分球,這已是連續第六個年頭創下聯盟三分命中總數的歷史新高。
那個三分投籃為何如此厲害,究竟是什么時候首次亮相的?又是怎樣逐漸演變到如今這個境況的?下面我們接著往下探討。
三分球的起源 39年前投中第一球
三分球最初出現,大約是在1945年。當時NCAA在哥倫比亞大學和福特漢姆大學之間進行的一場賽事中,嘗試性地采納了三分球的相關規定。不過這次短暫的嘗試并未引起廣泛關注,或許是因為人們認為這種得分方式不夠吸引人,反響平平,因此三分球的首輪試行隨著比賽落幕而終止,并未對后續的規則制定產生任何作用。
1961年,ABL首創了三分球競賽規范。1967至1968年度,時任ABA主席的著名中鋒喬治-麥肯決定,在ABA賽事中完全采納三分球競賽規范,旨在使競賽格局更趨開闊,促使競賽中的突破與扣籃增多,借此與NBA展開市場爭奪。遺憾的是,三分投射未能成為ABA的救命稻草,ABA最終還是被NBA吞并了。吞并之后三年,NBA經過周密的調研和考察,決定在競賽中采用三分球,賽場之上也出現了三分線。
NBA的投籃三分界限與國際籃聯的規則不一樣,在兩側邊線靠內側的地方是筆直的線段,離球框大概有六點七米,最外圍的部分是在弧頂位置的那個圓圈,距離球框是七點二五米。
現有資料極為有限,我們得以查到1979年10月13日凱爾特人隊一場比賽的技術記錄,克里斯-福特在那場比賽中命中了一記三分,這被視作NBA歷史上的首個三分球。緊接著在同一天稍晚些時候,華盛頓奇才隊的凱文-格雷維同樣投進了一記三分球。
盡管在投籃方式改革后立即就有球員投中三分球,但這一得分手段真正變得普遍,卻是在許多年過去之后。
球員們起初難以適應三分球距離,因此三分球技術普遍不理想,1980-1981賽季,聯盟中三分球投射最準的隊伍是圣地亞哥快船(現洛杉磯快船),其命中率僅為32.4%,而場均命中三分球數量最多的隊伍同樣為快船,他們平均每場能投中1.6個三分球。聯盟中,除去快船隊,其他球隊的三分投射準確率都沒有達到30%這個水平,并且沒有哪支隊伍能夠在每一場比賽中命中超過一個三分球。
執行一次基礎的數據調整,那個賽季聯盟的兩分球準確率達到49.1%,三分球準確率為24.5%,僅用不足一半的準確率去爭取50%的得分增加,這個賬目任何人都能算清,三分球的收益確實不理想。拉里-伯德這位聲名顯赫的凱爾特人球員,曾是籃球界的領軍人物,他曾經這樣表態,如果對手在三分線外投籃,他就敢選擇不進行防守,因為他對自己球隊的實力充滿信心,他們確實具備這樣的底氣。
這話放到現在來說說看?恐怕伯德會被主教練直接關進小黑屋吧。
三分球的發展過程中,有幾個球員值得我們銘記在心。比如曾經對三分球持否定態度的拉里-伯德,他在1986-1987賽季,每場能命中1.2個三分球,成功率為40.0%。到了1987-1988賽季,伯德每場三分球命中數提升至1.3個,命中率也達到了41.4%。伯德球感極佳,思維敏捷,或許此刻他已察覺到三分球熱潮難以抵擋。
1987年雷吉-米勒加入聯盟,引發聯盟內關于三分球的新一輪熱潮。他加入步行者后的首個賽季,每場比賽平均嘗試2.1次三分,成功率為35.5%。第二年,每場比賽平均嘗試次數增至3.3次,命中率提升至40.2%。到了第三年,每場比賽平均嘗試4.4次三分球,命中率進一步達到41.4%。此刻雷吉-米勒的遠投,其得分能力足以同那些在籃下強攻的頂尖中鋒相提并論。此外,米勒在三分線外的多次關鍵進球和精彩表現,令整個聯盟的球隊都開始認識到遠投的巨大威力。
正好在1993到1994的賽季里,NBA為了推動球員多投遠投,把三分線到籃筐的距離一度調整為6.7米遠,盡管過了四年三分線恢復到原先的距離,但這已經無法阻擋一大批擅長三分球的球員涌現出來。
米勒后來逐漸不受重視,這時雷-阿倫突然崛起,自從進入NBA起,三分球就成他最厲害的絕活。雷-阿倫打整個職業生涯,三分出手總命中率穩定在40.0%,他很快超過了米勒,最后成為NBA史上命中三分球次數最多的選手。
2973個三分。
這項成就非常出色,不過庫里目前已經命中2129記三分球,根據他過去六個賽季的最低紀錄,每個賽季至少有212記三分——即便是在2017-2018賽季,當時他深受傷病折磨的情況下,這個數據依然能體現他的實力,庫里只要再征戰五個賽季,就能打破雷-阿倫保持的歷史最佳紀錄。現在庫里才30歲,只要能維持健康的身體狀態,繼續比賽五個賽季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四年間天翻地覆 不會三分可能被淘汰
近些年,勇士憑借其獨特的遠投打法取得了顯著成就,于是許多隊伍開始效仿他們組建擅長三分的陣容。過去四年的聯賽三分統計數據可以有力地證明這一點。
2014至2015年期間,整個聯賽的30支球隊平均每場比賽能夠命中7.8個三分球,其三分球的整體命中率達到了35.0%。
2015至2016年期間,聯盟所有30支球隊平均每場能夠命中8.5個三分球,其三分球命中率達到了35.4%。
2016至2017年期間,整個聯盟的30支球隊平均每場比賽能夠命中9.7個三分球,其三分球的整體命中率達到了35.8%。
2017至2018賽季截至4月1日,聯盟30支球隊平均每場命中10.5個三分球,命中率達到了36.2%。
投籃次數和命中率都有顯著提升,這反映出,三分球如今在NBA各隊的戰術運用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2017-2018賽季,聯盟里19支球隊每場至少命中10個三分球,11支球隊每場至少嘗試30次三分球,27支球隊的三分球命中率超過了35%。
這個三分球的成功率能夠折算成四成七五的兩分球水平,幾乎達到了五成,表現相當出色。
本賽季聯盟中,有四支球隊勝率超過百分之六十五,分別是火箭,勇士,猛龍,凱爾特人,這四支球隊,每一場平均投出的三分球都超過十一個,投中的比例也都超過百分之三十六,由此可見,三分球在比賽的勝負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已經成為現在聯盟的一個普遍現象。
近些年,三分投射給NBA賽場,特別是內線位置,帶來了顯著的不同。統計數據顯示,2014-2015賽季,只有托利弗一人,并非傳統中鋒的球員,能夠每場至少命中一個三分球。到了2015-2016賽季,有三名中鋒球員達到了每場至少命中一個三分的水平。而最近兩個賽季,每場至少命中一個三分的中鋒球員人數增加到了七名。
審視一下現賽季那些能命中三分的中鋒有哪些,考辛斯,恩比德,唐斯,約基奇,小加索爾,大洛佩斯,霍福德。
只會近距離得分的舊式中鋒,正像早已滅絕的史前巨獸那樣,逐漸走向消亡。如今若一個中鋒連三分球都投不進,又怎能自詡為聯盟頂尖球員呢
為什么火箭三分比勇士強?數量彌補質量
此刻或許有人會疑惑,火箭的球員卡佩拉,難道不就是一個典型的靠打低位單打的中鋒嗎?然而,為何火箭的遠投能力,竟然強于勇士隊呢?
火箭的打法比起勇士,更倚重遠投這一戰術手段。本賽季,火箭每場比賽平均嘗試三分球42.4次,而勇士則只有28.9次。盡管火箭的三分命中率不及勇士,但憑借這種高密度的投籃攻勢,他們毫無懸念地成為聯盟中最擅長三分的球隊。
另外,火箭的三分射手數量多于勇士。本賽季勇士隊內共有6名球員平均每場至少命中1記三分,而火箭隊則有8名球員達到這一標準。這8名火箭球員的三分投射準確率都超過35%,相比之下勇士隊的6名球員中只有5人的三分命中率達到35%以上。
換句話說,敵人可以更精準地針對好漢的三分球進行攔截,至于火烈鳥的三分,則完全束手無策。
勇士隊中,只有庫里,湯普森和杜蘭特三人能夠每場命中兩記以上的三分球,而火箭隊則有六名球員可以達到這個標準,分別是哈登,戈登,杰拉德-格林,阿里扎,保羅和安德森。
盡管三分球的表現遜于對手,火箭36.5%的投射準確率落后于勇士39.2%的投射準確率,然而投籃次數上的明顯領先抵消了命中效率上的差距,火箭在近兩年期間,在三分球方面已經實現了對勇士的超越。
哈登和戈登是休斯頓火箭隊的核心三分射手,他們為球隊三分球戰績超越金州勇士隊做出了巨大貢獻。哈登在整個職業生涯中共有687次三分嘗試,命中250記,這兩項數據都是聯盟中的頂尖水平。戈登在本賽季的三分出手次數達到586次,位列聯盟第二位,而他投中的212記三分則排名第五。火箭隊擁有這樣兩位出色的三分球員,這成為了他們三分球能力最強的支撐。
三分球的紀錄屬于未來 并非過去和現在
近幾個賽季以來,我們可以觀察到,三分投射已經形成一種不可逆轉的趨勢,它勢必在未來某個階段,成為籃球聯賽中的核心力量。
而所有和三分球相關的紀錄,將注定屬于未來,而不是過去。
無論是雷-阿倫還是雷吉-米勒,他們建立的紀錄,遲早會被后人逐一打破。
記得勇士三分球非常突出時,聯盟里曾有許多人提議把三分線再往外移。不過近些年,這種提議的聲音越來越微弱,最后完全聽不到了。
事到如今,原先調整三分線距離主要是為了勇士的權益,如今,這卻關系到整個聯盟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