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年11月04日 08:45
12月29日的晚上,9號球衣飄舞在廣東東莞銀行籃球中心上邊空中,和杜鋒的4號球衣、朱芳雨的8號球衣以及積臣的15號球衣一同并列,它的主人是易建聯,易建聯也跟那些前輩相同,從“名將”轉變為“名宿” 。
實際上,自易建聯宣告退役那一日開始,便始終存有撰寫一篇內容用以紀念我們相互認識達21年情誼的想法,然而卻不清楚該從哪里著手書寫。在這漫長的時光歲月里,腦海當中差不多全是阿聯剛出道時的青澀模樣、靦腆神態、努力進取以及勤勉認真,以至于在他以“光速”成長之后進入國家隊、NBA的那段歷程,反倒難以回憶起很少的片段。

21年前的那個今晚,也就是29日,CBA常規賽中,廣東隊對陣吉林隊。在那場比賽里,阿聯于垃圾時間登上賽場,就此開啟了他職業球員的生涯之旅。他的首秀,不言而喻,大抵都是充滿苦澀滋味的。在那8分多鐘的時間里,他僅僅得到了2分以及3個籃板。場邊,杜鋒、積臣、宋希等主力隊員嬉笑著為他鼓勁加油。然而于此同時,阿聯耳邊塞滿的卻都是主教練李春江發出的怒喝聲,諸如“快點!快點”以及“硬起來” 。
這一聲聲怒喝,是不是隱隱有著幾分熟悉之感,它是那拿過 11 次冠軍的霸主廣東隊,對年輕球員所提出的近乎嚴苛的要求,在廣東隊打球,其起點就得比旁人更高,要是承受不了,又沒有進步,那就只會被淘汰,如此代代相傳、綿延不絕。
令人惋惜的是,本人未在阿聯首秀的現場現身。細細回想起來,只能歸咎于自身眼光欠佳。然而,又有誰能夠確切料到,這位滿臉青澀且言辭不多的年輕人,日后會以極快速度成長,變為一代中國男籃的領軍人物呢?
出道即顛峰不存在,易建聯并非天才,他沒有麥克格雷迪那般的靈性,也沒有鄧肯那樣的基本功,他僅有的是極強的身體素質,他的出道實在太普通,以至于當時廣東隊對他在隊里的定位也有一些爭議,只是由于有積臣這樣的強力中鋒存在,阿聯更多地被定位為4號位(大前鋒),成為杜鋒的替補。

初進CBA的阿聯,頭幾場球賽,別說“驚艷”,就連“合格替補”都難算。他身體單薄,基本功欠佳,上場時零碎,定位還游離,初入職業賽場便有些不知所措。其轉折點源于一場客場惜敗。
其時廣東隊前往濟南作客,僅差不多五名主力登場,林力替補僅出戰1分鐘 ,在此情形下,以5分之差輸給山東 ,中斷了13連勝 。鎩羽而歸后 ,俱樂部與教練組開展了一次重要會議 ,決定此后要不惜一切代價啟用新人 。俱樂部老總陳海濤稱 ,要是總用那五名主力 ,他們能撐到季后賽嗎 ?要是現在輸幾場能換來季后賽贏球 ,那就太劃算了 。

有人將這次會議稱作宏遠俱樂部的“遵義會議”,此后廣東隊新人不斷輩出,雄霸CBA多年也因這個原因而來,而這次會后的第一場比賽,廣東隊“小鬼當家”取得大勝江蘇的結果,阿聯在其中是表現最為突出的那一個,他全場比賽打了30分鐘,獲得15分、3次扣籃以及2次蓋帽,從可有可無的“板凳”球員,正式變成重要替補球員。
阿聯讓人察覺到他有成為CBA巨星潛力、從而一鳴驚人的,是當年常規賽最后一戰對陣北京,且看當年筆者所寫的一段賽事現場新聞——
積臣和杜鋒先后被罰下場,這致使李春江只得把16歲的小將易建聯派上場去擔任主力中鋒,加時賽僅僅進行了18秒,易建聯便得到一次罰球機會,在全場5800名觀眾發出的“噓-噓”聲中,他兩罰皆未命中,場下隊員都有些著急并高喊“阿聯,頂住啊”,16秒過后,易建聯再度站到罰球線上,第一罰,依舊未中,全場喝倒彩聲浪如潮,第二罰,易建聯屏著一口氣投籃,皮球空心入網,領隊關德有微笑著說道“有戲了。 ”’李春江又把易建聯叫到跟前囑咐了幾句。

這一罰,罰出了易建聯,他信心百倍,1分12秒時,易建聯通過扣籃,得以將比分扳成101平,29秒之后,他再次罰球,并且兩罰全中, 47秒后,他在籃下強攻得分,還造成對手犯規,之后又穩穩地將球罰中,就整個加時賽而言,已然成為易建聯的表演,有3次扣籃,4個籃板,在廣東隊所獲得的18 分里,他一個人獨得13分,最終幫助廣東隊,以116比105戰勝了對手。
賽后,易建聯被記者圍住,被球迷圍住,被自己隊友圍住,像英雄一般。面對眾多話筒,他低著頭腆靦腆腆地說,杜鋒下去了,積臣下去了,他感到壓力好大。罰球是他弱項,罰進第三球后他有了信心。這三個加時比打十場比賽都強啊!
留給有準備之人的總是機會。不清楚阿聯將來怎樣去定義這場球賽,然而在現場的我是知悉的,這位年輕的人已然打通“任督二脈”,其上升通道是一片光明的。
曾經的CBA最佳新人,入選過雅典奧運會中國男籃陣容,在北京奧運會上準絕殺過德國隊,以6號秀的身份進入NBA……后來他的經歷很多人都能說得頭頭是道。筆者記憶里印象最為深刻的,始終是其以“9號新秀”身份出道時的樣子,話不多,虛心接受教導,勤奮努力 。
奇怪的是,在2002 - 2003賽季,那是阿聯登上職業賽場的時段,筆者整個賽季都跟著廣東隊去征戰,在球隊大巴上,除了曉得他喜愛坐在最后一排座位外,幾乎想不起來他的任何點滴詳情,球場外面,有時候真的是很難讓別人察覺到他的存在。
阿聯這個“惜字如金”的人并非是個易于采訪的對象,然而這卻并不影響他于賽場之上光芒閃耀盡顯風采。就如同那件已然懸掛在籃球館的“9號”球衣一樣,它靜靜佇立毫無聲息,隨著風兒輕輕飄蕩飛揚,緩緩地講述著其背后所經歷的風雨故事以及那些精彩紛呈的過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