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年09月17日 10:26
9月17日足球日報,媒體人沈雷在《東方體育日報》發文表示,對于中國足球的管理者而言,U23亞洲杯預選賽中所暴露出的一些問題值得警惕和反思。
該媒體人在文章中寫道
首先就是之前談過的聯賽賽程問題。在U23亞洲杯及其預賽賽程早早確定的情況下,為何職業聯賽沒有在制定年度賽歷時留出足夠的調整空間?這顯然是工作疏漏。U23亞洲杯及其預賽涉及的適齡球員,為數不少已經成為各俱樂部的可用之材,況且這項賽事每兩年一度,舉辦頻次極高,如果真的重視,中國足協和中足聯更應早做預案。
選擇場地同樣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此次U23亞洲杯預賽的主場選擇在西安,當地的球市一向火爆,在此次比賽中也給予了U22國足充分的支持。但質量不佳的球場草皮就成為了輿情。這源自天氣狀況的意外或許不應責怪西安,但顯然沒有經過長期職業聯賽考驗的場地,并不是作為一項“重要賽事”主場的最佳選擇。既然足協非常重視此次預賽,那么,就應該在具體的細節操作上拿出重視的態度來。
更重要的還是技戰術,而這并非針對安東尼奧的問題,而在于銜接。這支U22國足是2003-2004年齡段與2005-2006年齡段的混拼隊伍,而2005-2006年齡段甚至還可以參加2028年U23亞洲杯,未來同樣存在向下銜接問題。就此次隊伍的表現看,兩個年齡段因為之前U系列國字號球隊完全不同的戰術體系——2003-2004年齡段以防守反擊為主,而2005-2006年齡段則以控球為主——截然不同的風格差異導致需要更多的磨合時間。
正如早前的專欄里就強調過的,中國足球目前的U系列國字號球隊風格差異過大,西班牙人安東尼奧、塞爾維亞人久爾杰維奇、日本人浮島敏等三位戰術迥異的主教練掌管著三支U系列隊伍,人為制造了戰術銜接的困難性。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足協至今沒有想清楚國字號球隊的建隊思路。選三個安東尼奧不是錯,選三個浮島敏也有方向,但甲乙丙各選一人,這是撿到籃子里都是菜,最終的結果便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