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年10月04日 22:58
興奮的米蘭球迷。
世間所有的偶然相逢,都是故人重逢,對于16年前在伊斯坦布爾激烈對決的利物浦和米蘭,這個道理更加明顯。
一場伊斯坦布爾發生的驚人事件,成為兩支隊伍對抗歷程中一個難以抹去的轉折點:利物浦因此重新獲得三十載前的榮耀,逐漸回歸一流行列;而米蘭則由盛轉衰,從此步入低迷階段。
但是,時隔兩千七百四十五天,AC米蘭作為歐冠參賽隊伍再次亮相時,這個屬于第三級別的俱樂部,依然讓奪冠概率很大的利物浦感到擔憂不安。
歐冠分組結果公布之際,深陷苦戰的米蘭隊,曾打趣說要提前為歐聯杯賽事報到,不過首場比賽過后,逐漸復蘇的這支紅黑之師,志向遠不止于混戰求生。
米蘭精彩配合破門。
米蘭版“伊斯坦布爾”,只差一步
差一點,安菲爾德就變成了伊斯坦布爾,那一次幾乎持平的,是大多數時間都顯得很吃力的米蘭。
比賽第87分鐘,托納利主罰角球,隊長克亞爾沖到禁區前沿,奮力躍起將球擺渡到利物浦防線中心地帶,小馬爾蒂尼距離進球僅一步之遙,然而前米蘭球星之子反應稍慢,最終與皮球擦肩而過……
這一幕,著實讓當事人和隊友們痛心疾首,本場沒戴眼鏡的克洛普,在反復緊鎖眉頭、緊咬牙關后,遭遇了這次險些危及生命的狀況,最終也松了一口氣。
審視比賽本身,考慮到利物浦近些年在歐洲賽場展現出的強大實力,米蘭隊在這方面的經歷,可以說非常匱乏,幾乎沒有可比性。
AC米蘭一度反超利物浦。
首發十一名球員里,只有托莫里參加過歐洲冠軍聯賽杯賽;這位夏天新加盟的球員,是隊中唯一有這方面經歷的;其余選手中,只有吉魯和弗洛倫齊算是歐冠的常客;他們都有替補出場記錄;至于伊布,這位瑞典人歐冠出場次數最多,卻從未獲得過冠軍;他目前因傷在治療,無法參加比賽。
不過,在聯賽初期贏得三場連續勝利之后,這支米蘭球隊對于國際賽事的期待心理變得極為高漲,即便他們被分到了競爭最激烈的那個小組,好像也不是什么難以逾越的障礙,可現實情況很快便讓米蘭人領悟到嚴峻性。
整場比賽結束,米蘭隊雖然只丟了球,但攻防比是七比二十三,前三十分鐘更是只有一比十四,如果不是馬內門前狀態低迷、薩拉赫又浪費了點球機會,比賽根本不需要拖到最后一刻才如此緊張刺激。
實在讓人理解馬爾蒂尼為何在觀眾席上不停搖頭,因為當年他執掌球隊時,國際米蘭從未遭遇如此懸殊的場面,面對對手的壓倒性優勢,他顯然感到十分意外。
利物浦絕殺米蘭。
讓米蘭球迷更感無奈的,是十年前還被他們的戰術體系壓制英超隊伍,如今卻在意甲展現出明顯實力優勢——這些英超球隊經過不斷進步,反超了米蘭的幾位關鍵球員,像伊布、吉魯和托莫里,他們不是都在英超踢球后,在意甲表現出色嗎?
能力方面的差距,短時間內難以彌補,不過值得欣慰的是,與首個競賽日完全消沉的巴塞羅那相比,落后的米蘭在逆境中展現了決心,兩分鐘內接連攻入兩球實現了反超。
卜拉欣·迪亞斯的豪邁慶祝場面令人印象深刻,主教練皮奧利的罕見疾跑同樣令人驚嘆,看臺上的米蘭球迷激動得熱淚盈眶,這些瞬間都深深觸動了人心。
米蘭球迷落淚。
七年面壁,一朝破冰
二零一四年三月十一日,歐冠八分之一決賽次回合,AC米蘭于卡爾德隆球場以一比四敗給馬競,從而出局,僅進入十六強,這標志著米蘭在歐冠賽場上的足跡,到目前為止,已畫上句點。
那個階段以不爭不搶姿態行事的意甲勁旅,面對如日中天的西甲領頭羊,輸球實屬意料之中,不過讓支持者感到震驚的是,那個在新千年頭十年兩次捧起歐洲三大杯、被譽為亞平寧半島國際賽事常勝將軍的米蘭隊,從此在歐冠賽場銷聲匿跡。
無緣歐冠,幾乎等于被開除出豪門集團,何況是長達7年。
七年之內,米蘭經歷的種種確實讓旁觀者感慨萬千,貝盧斯科尼始終減少資金支持,李勇鴻帶領的投機資本雖然帶來短暫的經濟繁榮,卻迅速使俱樂部陷入財務平衡危機,埃利奧特資本收購之后,又將米蘭看作普通的投資項目。
卜拉欣·迪亞斯霸氣慶祝。
經濟窘迫,實力不強,紅黑軍團好像慢慢適應了聯賽中下游的成績,別說沖擊歐冠,就連參加歐聯杯都變得遙不可及。意甲的歐洲賽事資格不再有米蘭隊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亞特蘭大和那不勒斯的名字。這種情況不僅讓米蘭球迷感到沮喪,就連那些一直支持米蘭的人,也不再把忠誠看作是全部。
曾經身披隊長袖標的德西利奧,公開表示不愿在米蘭虛度光陰,決心前往尤文圖斯任職;更令人痛心的是唐納魯馬,他是米蘭青訓體系中天賦最高的門將,拿著隊內最高的薪水,卻仍然選擇離開,加盟大巴黎。
幸運的是,那場深不見底的跌落,終于在上個賽季畫上了句號:上半程幾乎所向披靡的紫紅之師,在圣誕節即將到來之時,重新奪得了意甲的領先位置;盡管因為替補陣容不夠深厚,在漫長的爭奪中遺憾地被甩在后面,紫紅之師依然牢牢占據著聯賽前三的位置。
克洛普和皮奧利擁抱。
效法利物浦,復興在路上
2005年伊斯坦布爾那場對決,可視為意甲與英超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利物浦當時僅以英超聯賽第五名的身份,卻最終戰勝了自1980年代末期便稱霸歐洲冠軍聯賽的米蘭隊。
米蘭在兩年后于雅典成功復仇,然而意大利足球聯賽的明顯下滑,以及英格蘭聯賽的迅猛發展,已經無法挽回。
英超在商業運作上更加歡迎國際資本,短短五年之內,原先的四大豪門集團轉變為六大巨頭;與此同時,意甲因丑聞曝光,尤文圖斯面臨崩潰邊緣,米蘭俱樂部進行徹底革新,原先北方三支球隊鼎立的局面被徹底顛覆。
后來在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期間,尤文圖斯很快再次成為聯賽中唯一的霸主,其余位置靠后的俱樂部普遍表現不佳,并且資金鏈緊張,這兩方面的問題相互影響,使得整個聯賽的狀況更加失衡。
如今,尤文圖斯失去壟斷地位,雖然英超和法甲挖走了C羅、盧卡庫、唐納魯馬等核心球員,但意甲競爭格局更加平均,七支新晉勁旅都有機會躋身前四,米蘭方面正可借鑒利物浦崛起之路,再次追逐冠軍。
米蘭的年輕人值得期待。
那個時期的利物浦,必須勒緊褲腰帶,同時借助貝尼特斯的人脈資源球迷網,才得以說服托雷斯答應轉會。相比之下,兩年前的米蘭,即便在執行嚴格的薪酬制度,也通過情感羈絆和特殊批準,讓伊布得以重返意甲,雙方因此獲得共同發展的契機。
米蘭和利物浦更為一致的地方,在于不再頻繁更換教練,而是有耐心地讓中生代的主帥得到鍛煉,逐漸將球隊帶向正確的方向。
2019年贏得歐羅巴冠軍之前,克洛普在安菲爾德毫無建樹,每一屆決賽都遭遇失利,這對德國教練而言始終是個難以擺脫的陰影;與此同時,皮奧利以國際米蘭擁躉的身份執掌圣西羅,他早年并不光鮮的執教成績和倉促接手的情況,也成了他職業生涯中無法抹去的污點。
米蘭主帥皮奧利。
但成就非凡者不計較身世背景,能夠凝聚部眾、制定策略、承受順境逆境,方是豪門掌舵者的基本條件。
在培養年輕球員和重視后備建設方面,米蘭與利物浦的做法如出一轍:克洛普麾下的阿諾德、埃利奧特、瓊斯都是真正從隊內成長起來的球員,羅伯遜、奧里吉、戈麥斯同樣出身底層。
卡拉布里亞現年二十四歲,在米蘭那邊已是隊長之一,凱爾、邁尼昂、萊奧、迪亞斯這些人,同樣并非出身名門,他們基礎薄弱,這反而成了促使他們不斷進步的原因。
獲得英超聯賽最高榮譽,利物浦耗費了三十載光陰;至于米蘭,為重振雄風,已經耗費七年光陰,何不更從容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