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年10月15日 16:14
國足的選帥工作持續引發吐槽。最新消息,澎湃新聞記者宋承良在評論中直言,中國足協從6月27日足球日報宣布開啟新周期選帥,到現在已經整整4個月,主帥人選依然沒定,這種拖沓的操作,極其離譜。記者甚至用“鬧劇”來形容整個過程,言辭相當犀利。
第一個,6月10日國足結束18強賽后,伊萬下課其實早已注定,而足協在6月27日就官宣啟動新周期選帥。可直到9月5日,才正式發布報名公告。換句話說,中間兩個月基本沒動靜。結果等到公告發出后,又是一個多月過去,主帥仍然沒有定論。宋承良指出,選帥拖到這種地步,不僅耽誤了球隊的重組節奏,也讓國足白白浪費了9月和10月兩個國際比賽窗口,損失4場寶貴的國際A級熱身賽機會。
第二個,宋承良還呼吁足協應拿出魄力,敢于承擔責任。按照正常邏輯,世界杯出局后,中國足協理應第一時間準備新帥人選,提前談判、對接,盡快啟動新周期。但結果卻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記者甚至調侃,原本要加速的選帥工作,硬是被折騰成了幾出鬧劇。比如卡納瓦羅借國足造勢,“反手簽約烏茲別克斯坦”。而原烏茲主帥卡帕澤,竟被爆料要來應聘國足,這種離奇劇情簡直匪夷所思。
第三個,好在事情終于有了點進展。據報道,足協方面已經和幾位歐洲教練進行了實質性談判,目前歐洲籍教練占據明顯優勢。考慮到11月國際比賽日只有一個月時間,中國足協計劃在月底前敲定主帥人選,讓他能帶隊完成兩場熱身賽。足協也在積極聯系比賽場地和對手,確保國足能盡快重啟。
毫無疑問,4個月選不出主帥,確實時間比較長,引發了不小的爭議。但足協這次顯然是希望放長線釣大魚,若月底能敲定新帥,至少說明國足還沒徹底停擺。希望足協這次能真正拿出魄力,通過這么長時間的篩選,能真正找到1位靠譜的歐洲名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