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年10月24日 19:53
英超聯賽中資俱樂部并非它是第一支,2016年,中國商人賴國傳收購了另一只英超球隊西布朗維奇,除此之外,2016年英冠(低于英超一個等級的英格蘭足球次級聯賽)球隊阿斯頓維拉、狼隊等也被中資收入囊中。
就整個英超來說,從2003年俄國富豪阿布拉莫維奇完成收購后,英超球隊一年比一年變成“外資”(不是英國資金)的競爭之地。到了2017 - 2018賽季,英超的20支球隊里面,有12支球隊是“外資”背景,其中美資背景的有6家,中資背景的有2家,俄羅斯、阿聯酋、意大利、泰國各占1家。在傳統的豪門當中,曼聯、阿森納、切爾西、利物浦全部成了外資球隊,曼城在被阿聯酋資金買下后,也快速變成英超強隊。
2017-2018賽季英超聯賽非英資球隊
曼聯:美國
曼城:阿聯酋
阿森納:美國
西布朗維奇:中國
利物浦:美國
沃特福德:意大利
南安普敦:中國
斯旺西:美國
萊斯特城:泰國
切爾西:俄羅斯
伯恩茅斯:美國
水晶宮:美國
為何外資如此青睞英超聯賽?
某資深體育專家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歷經多年的發展歷程,英超聯賽在全球轉播權的開拓層面,以及商業開發領域、球迷培育范疇、整體行銷諸多方面,均已然成為全球體育品牌的典范。僅僅從營收這一角度予以考量,哪怕是英超聯賽中處于降級狀態的球隊,每年也能夠在電視轉播、商業收入等方面獲取到數量不少的分成 。
這下,中國證券報社記者要呈各位知曉,去細細剖析英超聯賽球隊的若干主要營收款項,且以高繼勝此次所收購的南安普敦當作實例來講。
一、英超聯賽分成
每個賽季完結,英超聯賽官方按照各個球隊名次順序分配資金。依據上一賽季告終的狀況,營收情況是這樣的:

在2016至2017賽季的英超聯賽當中,處于聯賽第8的位置,全球電視直播的場次數量是15場 ,按照英超官方所給出的數據,分成大概是有如以下這些方面
1、名次獎金收入2524.09萬英鎊。
2、保底電視分成1805.79萬英鎊。

3、國內電視轉播分成3530.19萬英鎊。
4、海外電視轉播分成3909.05萬英鎊。
5、英超整體商業收入分成475.94萬英鎊。
上述合計1.22億英鎊。
那些心思細密的朋友能夠發覺,不管球隊于英超聯賽當中成績怎樣,國內電視轉播所獲分成、海外電視轉播所獲分成以及英超涵蓋的整體商業收入均是相同的,這一部分的保底收入在每一個賽季都能夠達到7915.18萬英鎊。
也就是說,只要每年都保級成功,至少可以保證這部分的收入。
二、球員轉會
在英超聯賽里,存在著一部分俱樂部,它們每年都借由售賣球員來獲取數額巨大的收入,它是當中的佼佼者。
一方面,英超以青訓聞名,近年來有沃爾科特、貝爾、拉拉納等優秀青訓選手涌現,轉會后給俱樂部帶來巨額收入。另一方面,有較為出色的球探網絡,在全歐乃至全球低價買入選手,經聯賽打拼后高價賣出,比如近幾個賽季的洛夫倫、馬內、佩萊等。

近年轉會一覽(單位:英鎊)
經粗略統計,近兩個賽季,通過球員轉會總收入達2億英鎊。
三、票房收入
從主場圣瑪麗球場有32500人的座位數量來看,就平均上座率是28000人而言,按照平均票價為30英鎊來算,在每年19個主場當中,收入大概在1500萬英鎊左右。

(圖為2017-2018賽季票價表)
四、其他收入
在英超俱樂部里,于球衣銷售方面有一定收入,在歇賽期間商業比賽方面也有一定收入,不過這得考慮俱樂部在全球具有的影響力,以及球隊當中球星起到的帶動作用,在這方面,曼聯、阿森納、切爾西、利物浦等少數豪強球隊能夠在這方面收獲較為可觀的收入。
可不是嘛,運作一支球隊并非單單只有營收,不存在成本。球員薪資日益攀升,這可是俱樂部支出的最大頭,依據德勤會計事務所針對上賽季英超聯賽所做的財務報告統計表明:上賽季總收入是1.24億英鎊,然而在球員薪酬方面也支出了8500萬英鎊,球員薪酬支出在俱樂部收入里占到了68%。除此之外,俱樂部還得兼顧訓練設施、青訓體系以及球探網絡等方面的投入。
更重要的是,要想拿到英超的錢,一切都要以成績說話。

按英超著名華語解說員詹俊的話說:
烽火連四月,三分值千金
來源:中國證券報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