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年11月02日 23:27
(記者 趙睿),上周,中超職業俱樂部代表齊聚香河基地,。一起討論有關新賽季俱樂部財務計劃方面的問題,。據了解,對于作為“四大帽”之一被叫做“工資帽”的情況,俱樂部代表們討論得十分熱烈,。在這個問題上想法也是比較相近的,。那就是對于未來中超俱樂部球員來說,其頂薪應當不超過1500萬元人民幣,。并且,俱樂部不能為球員繳納稅款,。換一句話來說,球員與俱樂部談的薪酬都是稅前的,。球員必須自己照章納稅,。

球員薪酬含比賽獎金是各俱樂部主要支出項目,此項約占俱樂部支出超60%,當下中超豪門俱樂部一線主力隊員年收入一兩千萬元人民幣情況不少見,個別俱樂部當家球員收入更多。過去很長時間,球員與俱樂部簽合同普遍要求拿稅后薪酬,比如年薪100萬元人民幣,標注合同中顯示的就是該真正起效用的數字,球員拿到手此數,俱樂部負擔應繳稅款。比賽獎金也如此,不少俱樂部已不堪重負。
《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當中明確地提出,“推動俱樂部形成合理的人才結構”,并且“制定俱樂部人才引進和薪酬管理規范”,還要“探索實行球隊和球員薪金總額管理”,以便“有效防止球員身價虛高、無序競爭等問題”,這屬于總體方案的硬性要求。從當世足壇予以觀察,不管是多么稱得上大牌的球星了,要是比方說梅西和C·羅之輩的,其所效力的俱樂部都不會對其擔負應該要繳納的稅款,梅西以及C·羅也曾都鑒于納稅麻煩身陷官司。中國足壇存在自家特色,談論的全在于稅后,這件事是相當不合理的。
假如未來中超將頂薪設置成1500萬元,盡管這個數字依然高得讓人咋舌,然而球員繳納稅款后實際拿到手的大概在八九百萬元左右。當然啦,在俱樂部里能夠享有頂薪的終究是少數,多數球員稅后應該處于四五百萬元的范圍。球員自行納稅,不但讓俱樂部降低了運營成本,降低了麻煩以及風險,還培養了球員的納稅意識,使得中超投入回歸理性。與此同時?俱樂部每年會把投入的15%用于開展青訓,要是俱樂部一年的“大盤子”是3億元,那么青訓的費用便是4500萬元。
依據設計要求,每一支中超俱樂部,在2020年的時候,都必須擁有一支女足隊伍,這是作為準入條件的。據了解,對于女足運動員而言,年收入當中比較合理的那個數字,是一百萬元。
值得留意的是,中國足協在設置“四大帽”這項工作當中,吸取了以往的經驗以及教訓,廣泛地去征求各種意見,從而去求得最大的公約數。從內在的關系角度進行分析,一旦把球員“工錢”脫離國情的弊端給解決掉了,那么解決其他的問題恐怕就會容易許多了。
延伸閱讀U25國足集訓隊不打中超! 中國足協1個月辟謠4次
謠言被中國足協又一次辟謠了,這算這個月到現在的第四次了,在此之前, “3000萬工資帽”的相關傳言被中國足協新聞辦否定了,“中超擴軍變成20支隊”的傳言也被中國足協新聞辦給否定了,“桑保利會執教國足”的相應傳言同樣被中國足協新聞辦否定掉了,昨天中國足球協會否定關于U25國家集訓隊明年會參加2019賽季中超聯賽的傳言也被否定了,一個月都還沒徹底過完呢,竟然四次站出來做出辟謠的舉動,中國足球協會可謂是相當的被動了,然而,謠言僅僅能夠在真相面前停止,只要U25國家集訓隊明年備戰的具體方式不清晰,只要U25國家集訓隊明年集訓的具體方式沒定論,類似這樣的謠言就沒辦法真正地消失掉 。

制圖 吳薇
已否定過3次傳言
這個月,中國足協新聞辦處于很忙碌的狀態,筆者進行了統計,自11月5日起,平均間隔不到一周就會進行一次辟謠。

第一次辟謠,是針對這樣一些消息,下賽季中超各俱樂部工資帽不得超過3000萬人民幣,到2020年所有中超俱樂部必須配備女足球隊作為聯賽準入門檻,此外中超、中甲俱樂部要設立五個級別的年齡梯隊。當時中國足協新聞辦通過官網表態,3000萬工資帽等新聞不屬實,供周知。當時中國足協在武漢舉行了一次青訓工作會,針對今年職業足球聯賽暴露出的種種問題進行總結,上述工資帽等傳聞正是在這一期間不脛而走。
第二次辟謠出現于11月14日,那時2018賽季中超聯賽才剛結束,有關U25國家集訓隊會參加2019賽季中超聯賽的傳言不斷涌現,在保持了一陣子沉默后,中國足協新聞辦于11月14日出面辟謠稱:近日,有媒體以及網絡傳播的“中超聯賽將擴軍至20支”的消息是不真實的。關于各級職業聯賽的改革,要是有新舉措和實施方案,中國足協將會及時對外發布,敬請以官方新聞為準。”
第三次辟謠時間為11月20日,當天中國隊與巴勒斯坦隊舉行熱身賽,中國足協此次辟謠對象與中國隊主帥有關,在官方微博上中國足協稱近日有外媒及網絡傳播“中國足協欲高薪聘請前阿根廷主帥桑保利執教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的消息是假消息,還請媒體及球迷朋友勿輕信傳播,這多少算給尚未離任的國足主帥里皮撐足了場面。
這是二次辟謠的再次辟謠
昨天,中國足協進行了本月的第四次辟謠,就內容來講,是針對第二次辟謠的再度辟謠,此次辟謠最為關鍵的一點在于,表明U25國足集訓隊不會參加2019賽季的中超聯賽,而至于其他的傳聞,足協仍然保持無可奉告的態度。
近日,有媒體報道U25國家集訓隊將參加2019賽季中超聯賽,此消息不屬實,中國足協新聞辦在這份辟謠通告是這樣說的,下賽季中超聯賽的規模和賽制將保持穩定,不會進行重大調整,中國足協將按照《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的要求,繼續深化職業聯賽改革,目前,中國足協正在積極研究職業聯賽綜合治理、青訓體系建設、建立職業聯盟等系列深化改革措施,將適時向社會公布。
從內容措辭來講,這份聲明字數較多,然而和第二份公告實質內容相近,都未指出未來具體改革措施內容,也未揭曉球迷關心的U25國家集訓未來集訓及備戰方式,甚至聲明中用到不會進行重大調整的字眼,反倒給人欲蓋彌彰之感 。如今,U25國家集訓隊已然成立,第一批隊伍有55人,其已結束在山東泰安的封閉軍訓,接下來,集訓隊將會奔赴昆明開展有球集訓,而第二批集訓隊球員有44名,其也已開始參加為期一個月的軍訓,中國足協這般大張旗鼓的動作,不會沒有下文。
謠言止于真相
一個月內,中國足協為何會四次辟謠呢,更多的傳言為何又源源不斷地出現呢,真正的原因是官方消息發布得太過遲緩,致使真相處于不明狀態,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僅僅依靠辟謠是沒辦法堵住各類傳言的,俗話說,謠言唯有在真相面前才會停止傳播。
U25國家集訓隊突然成立,參加人數眾多,人數規模夠湊出兩支隊伍了,讓這些球員只訓練,卻沒有實戰安排,甚至連僅有熱身賽都不現實,那么這支球隊該何去何從,這永遠牽動著各俱樂部的利益以及聯賽備戰。
于各職業足球俱樂部而言,此前一直因U25國家集訓隊是否會參與明年的中超聯賽而處于極度忐忑不安的狀態,畢竟一旦多了一支球隊參賽,聯賽升降級究竟會怎樣進行處理,賽程又會怎樣予以調整,這些都是極為重要的敏感問題。中國足協明確表示U25國家集訓隊不參加明年的中超聯賽,這使得俱樂部擔心的問題少了一個,然而隨之而來的問題依舊折磨人,各俱樂部中屬于主力或主力替補的多名球員被抽調,這在下賽季必然會影響他們在俱樂部球隊內的位置以及未來轉會,同時因這些球員被抽調所帶來的相關外援和U23球員政策調整,也是各俱樂部關注的焦點,不盡早知曉這方面的政策變化,就無法為明年聯賽做好各方面規劃。
首先,說到U25國家集訓隊自身究竟怎樣去備戰,這可是個備受廣泛關注的大問題。其次,這些正處于年輕且當打之年的球員,要是不參與中超聯賽,那他們會通過何種辦法來維持自身狀態呢?是去參加中甲聯賽?還是前往東歐加入某國的聯賽呢?當下這都依舊是個問號。進而,上月俄羅斯媒體《體育速遞》曾披露,中國足協已和東歐某國足協達成了協議,下賽季U25國足集訓隊將會組隊去參加該國的聯賽。有意思的是,在把這一消息予以透露之際,該媒體另外還講,中國足協讓俱樂部職業球員參與國外聯賽,是違反國際足聯相關規定的一種嘗試。照此看來,這支球隊前往國外踢球,借這個來維持球隊完整性以及讓水平得到提高的可能性并非是多么大的呀。如此一來選擇留在國內,他們明年會運用怎樣的方式去集訓以及備戰呢?這便是圍繞這支球隊,傳言接連不斷出現的內在緣由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