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年11月05日 08:55
體壇周報全媒體記者王曉瑞報道
在過去一周里,世界杯預選賽亞洲區6強賽附加賽階段,緊接著又到2025年亞足聯年底頒獎盛典之時,亞洲足球的焦點都集中在了沙特(包含卡塔爾)那里。就在這個前方的位置,一條隱秘的傳聞被注意到了。有消息傳出來聲稱,亞足聯開始思考針對2030年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是不是要進行賽制改革,不同于本屆世預賽那種從資格賽到36強賽,再從18強賽到6強賽附加賽的繁瑣日程安排,西亞地區有人提出來,應當把世預賽進行簡化,并且把比賽周期縮短。
舉個例子,在第一輪資格賽進行完畢之后,借助40強賽直接去決出8個能夠出線的名額,而剩余的0.5個參賽的席位是經由8強附加賽來產生的。要是這樣的話,世預賽亞洲區的比賽周期,會由本屆的24個月縮減至16個月,然而對于中國隊而言,想要獲取出線資格的難度會大幅度地增加。


熱血戰魂,原版傳奇江湖再起波瀾,等你來戰!
2026年世界杯亞洲區預選賽總共分為5個階段。到現在為止,已經先后完成了第一階段資格賽,在2023年10月12日至17日進行,還有第二階段36強賽,于2023年11月16日至2024年6月11日舉行,以及第三階段18強賽,時間是2024年9月5日至2025年6月10日,另外還有第四階段6強賽附加賽,在2025年10月8日至10月14日開展,唯獨只剩下第五階段也就是終極附加賽還沒有進行,在11月13日和18日,阿聯酋隊會和伊拉克隊開展兩回合的交鋒,進而決出最后的0.5個名額,獲勝的隊伍將參加明年3月在墨西哥舉辦的跨洲附加賽。
然而,就本屆亞洲區6強賽附加賽而言,好多參賽隊伍都有著諸多不滿。特別是阿諾德所執教的伊拉克隊,還有奎羅斯擔任主帥的阿曼隊。在沒能直接獲得出線資格以后,那位澳大利亞籍資深教練竟于記者會上公然指責亞足聯,理由涵蓋“為啥沙特、卡塔爾能夠在主場舉辦賽事,而不是安排在馬來西亞等中立場地進行”,除此之外,有關兩支東道主相關的比賽安排,沙特隊、卡塔爾隊能夠享有中間6天的休息條件,可像伊拉克、阿聯酋隊,卻僅僅只有3天的調整時期。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在沙特和卡塔爾的前線那里,有不少客隊的足協以及賽事組委會,都展開了比較激烈的交涉,然而從當前的情況來看,一直到下一屆世界杯預選賽的時候,如今正在采用的這樣子的6強賽附加賽,是不是能夠繼續被延用,目前仍然存在著疑問。
那么,在那些持反對意見的人眼中,接下來的下一屆世預賽究竟該以怎樣的方式進行改制呢?事實上,不同于當下所采用的“資格賽 - 36強賽 - 18強賽 - 6強賽附加賽 - 終極附加賽”這種形式,將賽程予以簡化并且把周期加以縮短,已然漸漸形成了一種大家共同認可的觀念,而這也是為了回應國際足聯現今所倡導的“減少FIFA比賽日”這一精神(步入2026年,FIFA比賽日會從5個減少至4個。在此之前,國際足聯還曾提議取消6月比賽日,把數量降低到3個,其目的是給世俱杯提供便利條件,然而該提議遭到了歐足聯的抵制)。

若舉例而言,把先前的五階段予以裁減,使之變為四個或者三個階段。于西亞前線之處,存在著一種提議,即能夠直接把現有的賽制削減為“資格賽 - 40強賽 - 8強賽附加賽”這般的形式。就如第一階段資格賽,于國際足聯排名末尾的十二支亞洲球隊相互之間展開主客場的對抗,勝利的一方進入到下一個階段。
第二階段便是采取40強賽這種形式,它被劃分成8個小組,每個小組擁有5支隊伍。比賽會依照主客場賽制來展開進行,唯有小組第一名能夠直接獲得晉級世界杯的資格。
第三個階段也就是8強賽附加賽,40強賽里8個小組的第二名集中于中立場地,依據1/4決賽、半決賽以及決賽來開展淘汰賽的較量,唯一的勝者也就是附加賽冠軍球隊會獲取0.5個名額,具備參加全球跨洲附加賽的資格。
不清楚這一提議,最終能不能得到亞足聯的認同。但要是真采取這個新方案,很明顯,整個世預賽周期會大幅縮短,像日本隊、韓國隊等本屆世預賽直接出線隊伍,從36強賽到18強賽,一共進行了16場比賽;但要是按上述新方案,只通過40強賽8輪賽事就有望直接出線,就算戰到附加賽爭奪最后0.5個名額,總場次也才11場。與此相反,在這一屆世預賽當中,阿聯酋隊以及伊拉克隊,截至目前已經進行了18場比賽,當然在下一個月的時候,這兩支隊伍還要直接進行兩次交鋒,加起來總共會達到20場。

國際足聯最新排名亞洲前8
僅從表面去看,賽制進行簡化、周期得以縮短,好像是有好處的呢,起碼各隊在備戰的時候不需要經歷太多波折,然而事實上,這僅僅是對像日本那些隊、屬于韓國的隊伍、伊朗的球隊、沙特的球隊、澳大利亞這類亞洲傳統強隊有利。對于中國隊來講,要是采用這種賽制,那無疑是讓情況變得更糟。畢竟中國隊目前僅僅排在亞洲第14名,和現在處于亞洲第8的沙特隊相比相差35位,在短時間內恐怕很難去爭取到40強賽種子隊的席位,甚至要是再沒辦法止住下滑趨勢,都有可能掉到三檔。但不管是第二檔,還是第三檔,只要采用40強賽一局就定出前8名的玩法,憑中國隊當下的實力,想跟種子隊去爭奪直接出線的名額,簡直就好像是以雞蛋碰石頭——瞧瞧如今的亞洲前8名是哪些:日本、伊朗、韓國、澳大利亞、卡塔爾、烏茲別克斯坦、伊拉克、沙特,這8支隊伍里,前4支隊伍堪稱是中國隊絕對的克星,想要拿到分數幾乎沒有可能。至于烏茲別克斯坦隊和沙特隊,中國隊同樣很難去撼動它們的優勢。相比起來,僅有卡塔爾隊以及伊拉克隊,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存在一番戰斗盼頭,可大約怕也單單能夠把保持平局設作主要目的。
倘若沒辦法贏得頭名,僅僅只是得到小組第二,就算存在參與附加賽的契機,要從8個隊伍里全力爭取0.5個名額,出線可能性會是何等微小。況且這0.5個名額并非徑直出線,尚且得跟其他洲球隊開展如同“6選2”的全球附加賽。
固然,此僅針對本屆6強賽附加賽,西亞那邊有人給出的一個提議,到現在在亞足聯層面,尚未進入一個實質性的決策時期。包含亞足聯頒獎典禮前的亞足聯執委會,也沒有任何決議被公布,與此同時,在競賽委員會今年5月所公示的《亞足聯年度比賽日歷2026 - 2030》里,亞足聯依舊是依照現有賽制(資格賽、36強賽、18強賽、6強賽附加賽)安排日程,于2027年9月至2029年10月開展。且不可疏忽大意的是,這次6強賽的賽制遭人非議,這已經引得全亞洲好些國家或地區的足協予以關注,各方都期望在賽制層面,能夠盡力尋覓到一個全新的平衡點。而緊接著在亞洲足球領域,特別是西亞、東南亞地區,一場暗中的較量恐怕是難以避免的。